盡管結構性理財產品被打上了“高風險、高收益”的烙印,但一季度到期的此類產品平均收益率卻不敵非結構性產品。同時,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率并非所有都被人知曉,且結構性理財產品正陷入“投資者不愛、機構不愿設計發(fā)行”的“雞肋”境地。  據(jù)悉,一季度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披露實際收益情況不足四成,絕大多數(shù)產品讓許多投資者在挑選產品時少了參考的依據(jù)。業(yè)內分析人士指出,收益率偏低、投資風險和機會成本偏高等因素,是導致結構性理財產品發(fā)行量增速趨緩的原因,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尷尬境地,也折射出眼下銀行(行情 專區(qū))理財產品同質化的現(xiàn)狀。  眼下結構性理財產品因信息披露不足、收益率走低等問題,陷入“投資者不愛、機構不愿設計發(fā)行”的“雞肋”境地?! ⌒畔⑴恫蛔闼某伞 ?jù)統(tǒng)計,今年一季度共有564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僅199款披露了到期實際收益率,披露率為35.28%,遠低于非結構性理財產品72%的到期收益披露率,但在披露了實際收益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中,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的產品占比為83.92%?!  案唢L險、高收益”是許多投資者心目中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代名詞。  多年前還出現(xiàn)過到期收益率10%、20%甚至更高的產品。然而,今年一季度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甚至不敵非結構性產品。今年前3個月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為4.82%,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為5.15%?! ∮袠I(yè)內人士指出,“在銀行理財產品總發(fā)行數(shù)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占比較小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增長速度明顯緩慢?!睋?jù)統(tǒng)計,今年一季度20家商業(yè)銀行發(fā)行528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同比增幅僅9%,環(huán)比下降1%,占一季度理財產品發(fā)行量的4.2%。  然而,與增速相比,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信息披露情況更令人堪憂,其到期信息披露率遠低于非結構性理財產品?! ?jù)統(tǒng)計,今年一季度共有564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僅199款披露了到期實際收益率,披露率為35.28%,遠低于非結構性理財產品72%的到期收益披露率,但在披露了實際收益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中,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的產品占比為83.92%?!斑@也意味著理財評估機構及普通大眾無法了解到剩余66%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盡管以目前披露的數(shù)據(jù)來看,八成以上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達到了預期最高收益率,但實際情況可能有所出入?!蹦撤治鰩熤赋?,不排除一些收益情況不理想的產品隱瞞了收益情況?!捌鋵嵨覀兛梢源笾屡袛?,結構性理財產品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的概率應低于五成?!鄙鲜龇治鰩煴硎?,結構性理財產品本身就是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銀行在其設計、收益測算等方面與非結構性理財產品都有很大不同,其本身的產品特性決定其收益的波動性?!暗捎谕顿Y者長期以來把銀行理財產品當作是類似于存款的”安全“產品,因此不論哪類產品出現(xiàn)未達到預期收益率的情況都會投訴銀行,致使銀行出于保護其聲譽的角度,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到期信息披露選擇回避態(tài)度,尤其是以結構性理財產品為主的外資銀行,其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率信息很難獲得。”  收益率變低成雞肋  2014年一季度,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為4.82%,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則為5.15%,這意味著目前發(fā)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確實毫無優(yōu)勢可言?! ≈档米⒁獾氖?,盡管承擔著比非結構性產品更高的風險,但在收益率方面,與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相比,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卻更低?! ?jù)統(tǒng)計,2014年一季度,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為4.82%,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則為5.15%?! ∮浾咄ㄟ^對當前正在市場上發(fā)行的一部分結構性理財產品進行觀察后發(fā)現(xiàn),目前發(fā)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確實毫無優(yōu)勢可言。據(jù)統(tǒng)計,銷售期為4月28日至5月15日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目前共有152款,其平均的預期收益率為5.26%,而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上周銀行發(fā)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非結構性)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33%,與人們傳統(tǒng)印象中“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率更高”的概念不符?!笆聦嵣?,導致結構性理財產品發(fā)行量始終無法獲得突破,甚至日漸艱難的原因,就是其投資收益與風險不成正比?!蹦彻煞葜粕虡I(yè)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告訴記者。該分析師表示,在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結構性產品由于投資者趨于保守的投資風格,大部分都設計成了保本型產品?!暗沁@樣的弊端就是,為了保本,所謂的結構在整個產品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有些銀行僅僅是給產品冠以”結構“之名;其實現(xiàn)的最終收益率,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對貨幣資產的投資。”因此,這些結構性產品無論是其預期收益率或者是最終收益率,都只能處在一個較低的收益范圍內,這也導致了投資者對其興趣日漸寡淡,反過來影響其發(fā)行量?! ≈劣谌杂型顿Y結構性理財產品意愿的投資者,上述分析師給出了相關建議:“目前市場上發(fā)行的結構性產品中,掛鉤匯率、利率的產品,由于掛鉤標的的限制,要實現(xiàn)較高的收益不太現(xiàn)實,但其實際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相差不會太大;而掛鉤股票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雖然預期收益率很高,但卻經常由于觸發(fā)條件要求太高,最終實現(xiàn)最高收益率也很難;倒是掛鉤大宗商品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實現(xiàn)最高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币虼耍摾碡攷煴硎?,若本著穩(wěn)健的原則,投資者在進行相關投資前,仍應保持審慎的態(tài)度。(金融投資報)